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柳恽的《捣衣诗》 全文: 孤衾引思绪。 独枕怆忧端。 深庭秋草绿。 高门白露寒。 思君起清夜。 促柱奏幽兰。 不怨飞蓬苦。 徒伤蕙草残。 行役滞风波。 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 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 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 安见御冬衣。 鹤鸣劳永欢。 采菉伤时暮。 念君方远游。 望妾理纨素。 秋风吹绿潭。 明月悬高树。 佳人饰净容。 招携从所务。 步栏杳不极。 离堂肃已扃。 轩高夕杵散。 气爽夜碪鸣。 瑶华随步响。 幽兰逐袂生。 踟蹰理金翠。 容与纳宵清。 泛艳回烟彩。 渊旋龟鹤文。 凄凄合欢袖。 冉冉兰麝芬。 不怨杼轴苦。 所悲千里分。 垂泣送行李。 倾首迟归云。
参考注释行役(1).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诗·魏风·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周礼·地官·州长》:“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则帅而致之。” 贾公彦 疏:“行谓巡狩,役谓役作。” 汉 桓宽 《盐铁论·备胡》:“行役戍备,自古有之,非独今也。” 唐 戴叔伦 《将巡郴永途中作》诗:“行役留三 楚 ,思归又一春。”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计之,二十岁而入伍,五十岁而出伍,始终三十年,止歷七践更耳。” (2).泛称行旅,出行。 南朝 梁 柳恽 《捣衣诗》:“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唐 李白 《估客行》:“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跡。”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天下名山福地,类因行役穷日力,且为姑俟回程来观之语所误,竟失一往,貽终身之恨者多矣。” 清 戴名世 《忧庵记》:“余好游,时时行役四方,水行乘舟,舟中即忧庵也。” 郁达夫 《星洲既陷厄苏岛困孤舟中赋此见志》诗:“伤乱倦行役,西来又一关。” 风波(1) 风和波浪。比喻生活或命运中所遭遇的不幸或盛衰变迁 世路风波 惹出风波 (2) 乱子;纠纷 风波迭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