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骊龙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佚名 |
释义 | 骊龙原文有美为鳞族,潜蟠得所从。标奇初韫宝,表智即称龙。 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 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 荀氏传高誉,庄生冀绝踪。 仍知流泪在,何幸此相逢。 诗词问答问:骊龙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佚名骊龙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787-40 参考注释鳞族鱼类和爬行类等有鳞动物的总名。 晋 挚虞 《观鱼赋》:“观鳞族於滮池兮,睨羽羣於瀨涯。” 明 冯时可 《雨航杂录》卷下:“海上鳞族异者,名章巨,大者名石拒,居石穴,人取之,能以脚粘石拒人,故名。”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人鱼》:“约半小时,二人行渐近,觉脐腹以上具人形,腹以下为鳞族,同立水上,以尾泼剌而行。” 潜蟠潜藏蟠伏。《后汉书·张衡传》:“夫玄龙,迎夏则陵云而奋鳞,乐时也;涉冬则淈泥而潜蟠,避害也。”亦指潜龙。《宋史·乐志十三》:“惕厉日乾乾,潜蟠或跃渊。” 所从所向;所往。 唐 李正辞 《赋得白云起封中》:“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 唐 吴筠 《游庐山五老峰》诗:“云外听猿鸟,烟中见杉松。自然符幽情,瀟洒愜所从。” 大壑(1) 大海 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庄子·天地》 (2) 亦说“巨壑” 千里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深泉深渊。《管子·水地》:“欲尚则凌於云气,欲下则入於深泉。”《晋书·文苑传·顾恺之》:“投鱼深泉放飞鸟。”按, 唐 人避 高祖 李渊 讳,改“渊”为“泉”。 九重(1).九层;九道。《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韩诗外传》卷八:“ 齐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与之上九重之臺。”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 (2).泛指多层。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九重围里往来,直似攛梭;万队营中上下,浑如走马。” (3).指天门;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一》:“九重开,灵之斿,垂惠恩,鸿祜休。”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户, 丹丘 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 蓬莱 復西归。”京剧《贵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广寒宫 。” (4).指宫门。 汉 赵壹 《刺世疾邪赋》:“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絶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宫禁,朝廷。 唐 卢纶 《秋夜即事》诗:“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6).指帝王。 唐 李邕 《贺章仇兼琼克捷表》:“遵奉九重,决胜千里。” 明 无名氏 《金雀记·作赋》:“明朝入禁中,奏闻九重。”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人觚》:“先是, 宝 ( 法宝 )出奔时,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词·酒泉子》:“队队雄军惊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宫,祇拟夺九重。” 奋髯抖动胡须。激愤或激昂貌。《汉书·朱博传》:“ 齐郡 舒缓养名, 博 新视事,右曹掾史皆移病卧…… 博 奋髯抵几曰:‘观 齐 儿欲以此为俗邪!’” 唐 王维 《为画人谢赐表》:“裂眥奋髯,髮衝鶡冠。” 宋 苏轼 《京师哭任遵圣》诗:“奋髯走猾吏,嚼齿对姦将。” 清 魏源 《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及其驰骋上下,奋髯哆颐,沙聚数千里,龟灼数百世。” 矫首(1).昂首;抬头。 唐 杜甫 《又上后园山脚》诗:“穷秋立 日观 ,矫首望八荒。” 金 元好问 《出京》诗:“矫首孤云飞,西南路何永。” 清 金农 《寄丁敬》诗:“何年共幽览,矫首海鸥群。” (2).昂昂然自得貌。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至於駑蹇矫首於琱輦,駥驥委牧乎林坰,彼已尸禄,邦国殄瘁。” 宋 范仲淹 《祭蔡侍郎文》:“初矫首於王庭,冠天下之英雄。”《明史·李植江东之等传赞》:“ 李植 、 江东之 诸人,风节自许,矫首抗俗,意气横厉,抵排羣枉。” 高誉(1).高度赞扬。《晏子春秋·谏下五》:“入则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则高誉其君之德义。” (2).高的声誉。《晋书·文苑传·左思》:“ 安定 皇甫謐 有高誉, 思 造而示之。 謐 称善,为其赋序。”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是以高誉美行,抑而不扬,虚构之谤,先形生影。” 庄生即 庄周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庄生 有乘时鹊起之説。” 唐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天地 庄生 马,江湖 范蠡 舟。” 流泪眼泪的大量分泌,从眼睑溢出而沿面颊流下 何幸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幸运。 郭沫若 《参观刘胡兰纪念馆》诗:“何幸驱车来 文水 ?虔诚扫墓更升堂。” 相逢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