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孔武仲的《赋玛瑙笛》 全文: 羌儿吹笛作龙吟,中有太古之纯音。 伊人已死笛仍在,千古月明江水深。 谁知巧匠寻山谷,蹙踏溪云采明玉。 云谷之竹色黯黯,浅紫轻红花映雨。 正声隐显初无端,造化推移指法间。 黄锺妍美霜朝暖,无射凄凉暑月寒。 轺车走遍天南北,此笛此声何处得。 韬之湘竹川锦囊,广坐聊持炫宾客。 弘农学士九尺长,颊颧山起鬓髯张。 从容奏罢阳春曲,气衰坦腹眠绳床。 由来雅器自有合,不与教坊管弦杂。 君不见开元名臣宋侍中,手挥羯鼓疾如风。
参考注释轺车(1).一马驾之轻便车。《墨子·杂守》:“为解车以枱,城矣。以軺车,轮軲,广十尺,辕长丈,为三辐,广六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朱家 迺乘軺车之 洛阳 ,见 汝阴侯 滕公 。” 司马贞 索隐:“谓轻车,一马车也。”《晋书·舆服志》:“軺车,古之时军车也。一马曰軺车,二马曰軺传。” (2).奉使者和朝廷急命宣召者所乘的车。亦指代使者。 唐 王昌龄 《送郑判官》诗:“东 楚 吴 山驛树微,軺车衔命奉恩辉。”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南北凯旋》:“軺车日夜纷来往, 馹 使奔忙赖脚跟。”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又有軺车四出,则外国之一举一动,亦无不周知。” 南北(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