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冬月种谷法 |
释义 | 冬月种谷法历史知识 冬月种谷法历史词典解释谷(榖)明末清初出现的一种为促早熟,而将播种期提前到冬季的方法。最早见于已失传的《畿亭全书》。其法据清末张起鹏《区田篇》载:“冬至前一日,拣谷种入瓮,麻布扎口,掘土穴,深四、五尺,瓮倒置穴中,土封固,满十四日取出,大寒日种入熟地,春透苗生,较常谷早熟一月,约五月底、六月初即熟。”也有于冬至或冬至前一天直接把谷种播入田中,结果一样早熟。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端州隋开皇九年589置。以境内端溪得名。治高要县今广东肇庆市。大业三年607改为信安郡。唐初复为端州。天宝、至德间曾改高要郡。辖境相当今广东肇庆市、高要市、高明市地。宋时包有今四会、广宁等市、县地。属广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