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安得仁人民不偷,熏弦一挥阴霾彻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牛焘的《偷冰渡雪》 全文: 参考注释人民(1) (2) 指作为社会基本成员主体的劳动群众 人民出城者数万计。——《广州军务记》 (3) 一个国家的普通人,区别于少数有特权者 (4) 人类 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韩非子·五蠹》 不偷(1).不苟且;不懈怠。《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俗教安,则*民不偷。” 贾公彦 疏:“偷,苟且也。”《荀子·王制》:“使百吏免尽,而众庶不偷。” (2).不浇薄;不轻佻。《论语·泰伯》:“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邢昺 疏:“偷,薄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敬慎威仪,示民不偷。” 薛综 注:“《毛诗》曰:‘敬慎威仪,视民不佻。’ 毛萇 曰:‘佻,偷也。’” 熏弦同“薰弦”。 《孔子家语.辩乐》:"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后以"熏弦"指《南风歌》。 阴霾(1).天气阴晦、昏暗。 唐 柳宗元 《梦归赋》:“白日邈其中出兮,阴霾披离以泮释。”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四折:“赤紧的云锁冰崖,风敛阴霾,雪洒尘埃。” (2).比喻人的心灵上的阴影和不快的气氛。 清 曹寅 《中秋西堂待月寄怀子猷及诸同人》诗:“浊世阴霾难久障,幻人梯栈强高攀。” 茅盾 《色盲》四:“他原是为了纳闷,才来找这位猫脸朋友排解的;他盼望刺激强烈的快语把他心灵的阴霾驱走。”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