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覯的《惜鸡诗》 全文: 吾家有鸡母,乘春数子生。 生来逾六旬,互觉羽翼成。 其母且再卵,逐之使离散。 众雏既不来,一子独恋恋。 恋恋不肯离,逐之终不移。 母行无险易,唧唧相追随。 卵生亦云足,母伏窠中宿。 厥子苦无依,攀背如悲哭。 窠中母所安,忍渴复忘餐。 子於背上卧,不舍须臾间。 我时见之喜,异类能如此。 因欲观其终,其终谅何似。 一朝大长成,乃知牝牡情。 膨脝娠有腹,渐见东西行。 行行求饮食,欲以助生息。 卵出子还多,养子何劳役。 朝啄荆草林,暮爪汙泥深。 昔时随母意,今作*爱雏心。 雏生诚可爱,母老宁忍背。 物性乃不常,使人心叹慨。 物类本无知,无知孰责之。 斯鸡与从异,酷似有天资。 天资以仁孝,变更何太早。 况彼本无知,血毛安足道。 万物灵者有,孰不念其亲。 少艾与妻子,所以夺吾真。 五十慕父母,虞舜称稽古。 埋子得黄金,迩来唯郭巨。 古人往莫追,言之泪沾衣。 斯言足自警,题作惜鸡诗。
名句书法欣赏 其母且再卵,逐之使离散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离散(1).分离;分散。《逸周书·时训》:“鸿雁不来,远人背叛;玄鸟不归,室家离散。”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蹈清漺之危跡兮,躡离散之轻微。”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或行役不已,而父母兄弟离散,则有《陟岵》之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柳生》:“但室人离散,求借洪威,更赐瓦全。” 李大钊 《大哀篇》:“农失其田,工失其业,商失其源,父母兄弟妻子离散。” (2).涣散。《尉缭子·兵令上》:“专一则胜,离散则败。” 唐 柳宗元 《非国语·黄熊》:“凡人之疾,魄动而气荡,视听离散,于是寐而有怪梦。”《明史·太祖纪一》:“时 元 守兵单弱,且闻中原乱,人心离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五·朱忠庄公遗疏》:“我国家金甌全盛,不谓人心离散,财用困穷,一至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