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德洪的《子伟约见过已而饮于城东但以诗来次韵》 全文:一杯愁倡低眉峰,不平万事都消融。
 嗟余分身处处有,遥知到子谈笑中。
 平生踪迹亦可笑,以丑见传如瘿枫。
 而公才大置闲地,正坐道骨合仙风。
 颇闻少年类豪侠,臂鹰走马王城东。
 尔来闭门看脩竹,藉甚但传诗句工。
 懒于能琴嵇叔夜,痴于恋酒王无功。
 明朝此乐堕渺莽,路隔关河魂梦通。
 付子后堂以清夜,料理丝竹围酥*胸。
 曲音少误即回顾,笑看杯面微波红。
 
 参考注释明朝 〈方〉∶明天 渺莽(1).烟波辽阔无际貌。 南朝  宋  鲍照 《望水》诗:“ 河伯 自矜大, 海若 沉渺莽。” 五代  张泌 《河传》词:“渺莽云水,惆悵暮帆,去程迢递。” 宋  叶适 《北村记》:“而来鸥去鸟,风帆浪楫,恣肆渺莽,不知其所穷。”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一:“引稽天之泽,苏渺莽之原。” (2).模糊不清楚貌。 宋  王安石 《梦黄吉甫》诗:“岁晚洲渚浄,水消烟渺莽。” 宋  苏轼 《和陶归园田居》之二:“春江有佳句,我醉堕渺莽。” 明  袁宏道 《登定州开元寺塔》诗之二:“我醉中山酒,兴衰渺莽间。” 关河 关塞;关防。泛指山河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宋· 柳永《八声甘州》 魂梦梦;梦魂。 唐  李嘉祐 《江湖秋思》诗:“ 嵩 南春徧伤魂梦, 壶口 云深隔路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于大郊 魂梦里也道:‘此时死尸,不知漂去几千万里了。’” 清  方文 《寄怀齐方壶》诗:“千里家山魂梦远,三江雨雪信音稀。”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吾已嘬之,饮之,葄之,枕之,魂梦通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