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佚名的《烛影摇红》 全文: 乳燕穿帘,乱莺啼树清明近。 隔帘时度柳花飞,犹觉寒成阵。 长记眉峰偷隐。 脸桃红、难藏酒晕。 背人微笑,半亸鸾钗,轻笼蝉鬓。 别久啼多,眼应不似当时俊。 满园珠翠逞春娇,没个他风韵。 若见宾鸿试问。 待相将、彩笺寄恨。 几时得见,斗草归来,双鸳微润。
名句书法欣赏 背人微笑,半亸鸾钗,轻笼蝉鬓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背人(1) 隐讳不愿使人知道 他得过背人的病 (2) 没有人或人看不到 背人的地方 微笑(1) 略有笑容 用微笑掩饰他的窘迫 (2) 不明显的、不出声的笑 甜密的微笑 鸾钗鸾形的钗子。 唐 李商隐 《河阳诗》:“湿银注镜井口平,鸞釵映月寒錚錚。” 刘学锴 余恕诚 集解引 道源 注:“《杜阳杂编》:‘ 唐 同昌公主 有九鸞之釵。’” 明 唐寅 《题美人图》诗:“鸞釵压鬢髻偏新,雾湿云低别种情。” 清 纳兰性德 《桂》诗:“露铸鸞釵色,风薰 鷲岭 香。” 蝉鬓亦作“ 蝉髩 ”。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亦借指妇女。 晋 崔豹 《古今注·杂注》:“ 魏文帝 宫人絶所宠者,有 莫琼树 、 薛夜来 、 田尚衣 、 段巧笑 ,日夕在侧, 琼树 乃製蝉鬢。縹眇如蝉翼,故曰蝉鬢。” 南朝 梁元帝 《登颜园故阁》诗:“妆成理蝉鬢,笑罢敛蛾眉。” 唐 温庭筠 《咏春幡》:“碧烟随刃落,蝉髩觉春来。”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睡起惺忪强自支,緑倾蝉鬢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