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司马光的《锦堂春/锦堂春慢》 全文: 红日迟迟,虚廊转影,槐阴迤逦西斜。 彩笔工夫,难状晚景烟霞。 蝶尚不知春去,漫绕幽砌寻花。 奈猛风过后,纵有残红,飞向谁家。 始知青鬓无价,叹飘零官路,荏苒年华。 今日笙歌丛里,特地咨嗟。 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 怎不教人易老,多少离愁,散在天涯。
名句书法欣赏 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席上(1).筵席之上首。《礼记·燕义》:“诸侯燕礼之义,君立阼阶之东南……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 (2).指筵席上。 唐 方干 《江南闻新曲》诗:“席上新声花下杯,一声声被拍声催。”《西游补》第五回:“ 行者 恐怕席上久了,有误路程,便详醉欲呕。”参见“ 席下 ”。 (3).指儒学。《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贵清静者,以席上为腐议;束名实者,以柱下为诞辞。” 李贤 注:“清静,谓道家也;席上,谓儒也。”《南史·隐逸传下·马枢》:“束名实则芻芥柱下之言,翫清虚则糠粃席上之説。” 宋 俞琰 有《席上腐谈》一书。详“ 席珍 ”。 青衫 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古代指书生 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湿透 被液体浸透 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 感旧怀念故旧。《三国志·魏志·荀彧传》:“今车驾旋軫,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晋书·华廙传》:“帝后又登 陵云臺 ,望见 廙 苜蓿园,阡陌甚整,依然感旧。” 何止 不止;岂止 中华大地,英才何止万千 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