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石的《携子孙到四明洞节叙有感》 全文: 四昨本山名,与洞屹相向。 取山以名洞,足以迎景贶。 我非济时才,香火三遣放。 再为玉局吏,圣恩覃旷荡。 有如鉴湖乞,均逸江海上。 圆也如乃翁,历历耗心匠。 三径同蒋诩,五柳比元亮。 一日培壅力,百年基址壮。 桃李遵旧蹊,松竹缘叠嶂。 林花拂朝晴,山鸟激清响。 园人收果实,夏秋各有饷。 谁云橐驼种,已有猢孙藏。 翁前携客来,未免策拄杖。 崎岖到洞门,衰病筋力强。 洞中亦虚白,喜气含万象。 俎豆具仓猝,一杯复一唱。 山果与山花,足以备清赏。 杯盘旨味薄,笔墨醉语妄。 醉中忽抬眼,云巢仍在望。 投杯揽衣起,涕泪立惆怅。 云巢我师友,白玉已黄壤。 相距洞与山,风雨灯烛晃。 有如对床夜,了不隔寻丈。 他日吾子孙,丹青二老像。
名句书法欣赏 圆也如乃翁,历历耗心匠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乃翁(1).你的父亲。《汉书·项籍传》:“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盃羹。” 颜师古 注:“翁,谓父也。”《汉书·项籍传》:“乃,亦汝也。” 宋 陆游 《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明史·文苑传三·文徵明》:“ 一清 ( 杨一清 )亟谓曰:‘子不知乃翁与我友耶?’” (2).他的父亲。 宋 朱敦儒 《念奴娇》词:“乃翁心里,没许多般事。”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玉带生卷》:“ 刘廷美 主事求作乃翁合葬挽辞,以《玉带生》轴为贄。” 历历 一个个清晰分明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心匠(1).指独特的构思设计。 唐 白居易 《白苹洲五亭记》:“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 益 之布置尚能如此,其心匠可知。”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遇有操觚,一师心匠,气从意畅,神与境合。” (2).谓精心设计。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富郑公园》:“﹝ 富弼 ﹞燕息此园几二十年,亭臺花木,皆其目营心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