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栻的《湖南参议宋与道奉道奉祠归崇安里中赋此以别》 全文:忆昔岁丙寅,束书从吾翁。
 驱车服岭南,弭节湟江东。
 湟江地僻左,穷年少过从。
 邂逅倾盖友,一笑蛮烟空。
 秋水泛孤艇,春郊支短筇。
 琴书适有余,酬唱写不供。
 岂惟吾曹欢,固足愉亲容。
 日月遽如许,于今再星终。
 中间亦会面,别去复转蓬。
 归来洞庭野,乃此相迎逢。
 回首叹风树,欲语悲填胸。
 爱君坚忍姿,凛凛霜后松。
 徐公真有常,意味与曩同。
 而我学不进,长大加愚蠢。
 幸蒙故人惠,苦语相磨礲。
 梅霖涨宿潦,行李何匆匆。
 自云洞庭乐,远胜千户封。
 将儿更抱孙,彩衣映谖丛。
 搜奇萃图刻,考古罗彝钟。
 知君颇挟此,讵信诗能穷。
 同里有佳人,抱独环堵中。
 赤妨閒暇日,更共讨论功。
 它时有新得,为寄冥飞鸿。
 
 名句书法欣赏 它时有新得,为寄冥飞鸿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它时犹他日;将来。 宋  欧阳修 《试笔·学书作故事》:“学书勿浪书,事有可记者,它时便为故事。” 飞鸿(1).指画有鸿雁的旗。《礼记·曲礼上》:“前有车骑,则载飞鸿。” 孔颖达 疏:“鸿,鸿鴈也。鴈飞有行列,与车骑相似,若军前忽遥见彼人有多车骑,则画鸿於旌首而载之,使众见而为防也。” (2).虫名。《逸周书·度邑》:“ 发 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夷羊在牧,飞鸿过野。” (3).飞行着的鸿雁。 汉  马融 《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清  龚自珍 《点绛唇》词:“目送飞鸿,影入长天灭。” (4).指音信。 唐  韩愈 《祭窦司业文》:“自视雏鷇,望君飞鸿,四十餘年,事如梦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无端天外飞鸿到,传得家庭噩耗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