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千秋岁(重到桃花坞)》 全文:北城南埭。
 玉水方流汇。
 青樾里,红尘外。
 万桃春不老,双竹寒相对。
 回首处,满城明月曾同载。
 分散西园盖。
 消减东阳带。
 人事改,花源在。
 神仙虽可学,功行无过醉。
 新酒好,就船况有鱼堪买。
 
 参考注释玉水(1).产玉的水。《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玉水记方流,琁源载圆折。” 李善 注:“《尸子》曰:‘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也。’” 唐  李商隐 《玉山》诗:“ 玉山 高与 閬风 齐,玉水清流不贮泥。” 王国维 《游仙丁己》诗:“如盖青天倚杵低,方流玉水旋成泥。” 唐  白居易 《寄崔少监》诗:“弹为古宫调,玉水寒泠泠。” 宋  杨万里 《戏咏陈氏女剪綵花二绝句·拒霜》:“染露金风里,宜霜玉水滨。” 金  元好问 《玉泉》诗之二:“玉水泓澄古殿隅,又新名第不关渠。” (2).水的美称。 (3).水名。在 山东  历城 南,源于 泰山  朗公谷 ,流经 玉符山 ,名 玉水 。参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 (4).水名。在 湖南  湘阴 北,源于 玉笥山 。参阅《嘉庆一统志·长沙府一》。 (5).纸名。 元  费著 《蜀笺谱》:“ 澄心堂 纸,取 李氏  澄心堂 样制也……中等则名曰玉水纸。” 方流作直角转折的水流。相传其下有玉。《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玉水记方流,琁源载圆折。” 李善 注:“《尸子》曰:‘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也。’”因用为玉的代称。亦喻指诗文。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今更採其玄者,勒成《又玄集》三卷,记方流而目眩,閲 丽水 而神疲。” 犹周流。《文子·微明》:“智圆者终始无端,方流四远,渊泉而不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