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陈维崧的《题曹实庵珂雪词》 全文: 满酌凉州酝。 爱佳词、一编《珂雪》,雄深苍稳。 万马齐暗蒲牢吼,百斛蛟螭囷蠢。 算笛拍、莺簧休混。 多少词场谈文藻,向豪苏腻柳寻蓝本。 吾大笑,比瓦黾。 爇残桦烛刚余寸。 叹从来、虞卿坷坎,韩非孤愤。 耳热杯阑无限感,目送塞鸿归尽。 又眼底、群公衮衮。 作达放颠无不可,劝临淄、且傅当筵粉。 城柝沸,夜乌紧。
名句书法欣赏 叹从来、虞卿坷坎,韩非孤愤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坷坎坎坷;坑洼。 茅盾 《虹》四:“象半醉的人,她的眼前挂着一片红霞。现实的坷坎,这样地就熨平了。” 萧乾 《草原即景》:“大概因为雨水的关系,这一段公路坷坎特别多,有时候人颠得好象在半空停留了好几秒钟才坠落下来--紧跟着也许又是一颠。” 韩非 (约前280—前233) 战国末年的哲学家和政治家。出身于韩国贵族,师于荀况,著有《孤愤》、《五蠹》、《说难》等,深受秦王政的重视,并出使秦国,后被李斯等陷害。死于狱中。他吸取当时道、儒、墨各家思想中的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发展了前期法家思想,集法家学说的大成 孤愤韩非 所著的书篇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韩非 ﹞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做《孤愤》。” 司马贞 索隐:“孤愤,愤孤直不容於时也。”后以“孤愤”谓因孤高嫉俗而产生的愤慨之情。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虽任当其职,而吾道不行;见用於时,而美志不遂。鬱怏孤愤,无以寄怀。” 清 顾炎武 《赠钱行人邦寅》诗:“孤愤心犹烈,穷愁气未申。” 鲁迅 《准风月谈·“吃白相饭”》:“第一段是欺骗。见贪人就用利诱,见孤愤的就装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