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求贤与纳谏,简编多令仪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读贞观政要》 全文: 参考注释求贤寻求贤能的人。《诗·周南·卷耳序》:“《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故明君在上,慎於择士,务於求贤。” 唐太宗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宋史·忠义传一·李若水》:“正宜置驛求贤,解榻待士,采其寸长远见,以兴治功。” 纳谏(1).接受规劝。多指君主接受臣下进谏。《国语·晋语八》:“纳諫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大赦制》:“纳諫如响,任贤勿疑。”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臣以进言为忠,君以纳諫为圣。”《前汉书平话》卷中:“任用贤士,纳諫如流。”《清史稿·高宗纪》:“ 锦县 生员 金从善 ,以上言建储立后,纳諫施德,忤旨,论斩。” (2).向君主进谏。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及王之徵也, 吉 遂 又数纳諫,王不能用,遂至於废。” 简编(1) 内容简略的著作,也指某一著作的简略本(多用做书名) 《中国通史简编》 (2) 泛指书籍 令仪(1).谓整肃威仪。《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孔颖达 疏:“虽得王之燕礼,饮酒不至於醉。莫不善其威仪,令可观望也。” (2).指美好的仪容、风范。 唐 司空图 《障车文》:“夫人琁躔濬发,金缕延长,令仪淑德,玉秀兰芳。” 宋 秦观 《蔡氏哀词》:“惟夫人之高谊兮,真一时之女英;既富有此好德兮,又申之以令仪。” 明 谢谠 《四喜记·冰壶重会》:“玉堂重瞻令仪,百朋锡懽情难拟。” (3).盛美的典礼。《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周朝飨乐章》:“衣冠济济,鐘磬洋洋,令仪克盛,嘉会有章。”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