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戴表元的《建溪精舍得本字》 全文:四山翛翛风日暖,白发看花惜春晚。
 当时衰草牧羊坡,今日池台红雾满。
 最邻幽篁手所植,儿戏成业亦千本。
 旧游聚散万事拙,客梦悲欢百年短。
 荒凉处处经战马,寒食家家浇祭碗。
 隃知地下不识醉,祗合生前寻酒伴。
 苍苔白石堪枕籍,野鸟清溪自弦管。
 同游飘扬正捷步,老我摧颓甘负眼。
 风床溽暑新候浊,江树飞云故人远。
 出城少事幸纵恣,赌令争欢君莫懒。
 
 参考注释翛翛(1)  羽毛残破的样子 (2) 象声词。形容虫蚁密集、振翅疾飞声 扑面漫漫黑,翛翛神鬼惊。——《西游记》 (3) 形容清凉 但见青松满径,凉气翛翛,炎暑全无。——《水浒传》 风日(1).风与日。谓风吹日晒。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指天气;气候。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今朝风日好,宜入 未央 游。” 清 卓尔堪 《醉花阴》词:“风日近清明,几片榆钱,都算鶯儿俸。” (3).犹风光。 唐 杜审言 《春日京中有怀》诗:“寄语 洛城 风日道,明年风色信还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仙人枕》:“ 元 陈孚 诗:‘ 居庸 万马绕山前,未许苍苔睡晏然。见説 华山 风日好,何如移伴白云眠。’” 清 姚鼐 《赠孙雨窗》诗:“茶香竹净好风日,请我俛仰前贤旁。”参见“ 风光 ”。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看花唐 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 长安 城中看花的风俗。 唐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甲:“ 施肩吾 与 赵嘏 同年不睦, 嘏 旧失一目,以假珠代其精。故 施 嘲之曰:‘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隻眼看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愿借酒杯,预贺看花之喜。” 春晚犹春暮。 唐  张彦胜 《露赋》:“昔时春晚,拂杨柳於南津;今日秋深,落芙蓉於北渚。” 宋  苏轼 《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诗:“帘前柳絮惊春晚,头上花枝奈老何。” 宋  陆游 《自芳华楼过瑶林庄》诗:“春晚江边草过腰,雨餘楼下水平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