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廉的《劝学》 全文: 河东人物气劲豪,泽州学者如牛毛。 大家子弟弄文墨,其次亦复誇弓刀。 去年校射九百人,五十八人同赐袍。 今年两科取进士,十子钓海顿灵鳌。 迩来习俗益迁善,家家门户争相高。 驱儿市上买书读,宁使田间禾不薅。 我因行县饱闻见,访问终日忘勤劳。 太平父老知此否,语汝圣世今难遭。 欲令王民尽知教,先自乡里蒸群髦。 古云将相本无种,从今著意鞭儿曹。
参考注释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校射(1).比试射技和武艺。 宋 曾巩 《饮归亭记》:“今尉之校射,不比乎礼乐,而贵乎技力。”《明史·流贼传·李自成》:“ 自成 每三日亲赴教场校射,百姓望见黄龙纛,咸伏地呼万岁。” (2).射猎。《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襄公 驻车高阜,传令举火焚林,然后合围校射,纵放鹰犬。” 九百(1).亦作“ 九伯 ”、“ 九陌 ”。 宋 、 元 、 明 时讥人痴呆、神气不足。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卷二三:“世以痴为九百,谓其精神不足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九百孩儿,休把人厮啈。”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折:“我问你,你是风魔呵是九伯?”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言多语少,小人有些九陌风魔。”《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待制出身传》:“休唱报牓郎君去,且唱 包公 九百人。” (2).指计较琐细事的人。 清 翟灝 《通俗编·数目》:“《爱日斋丛抄》:‘九百或取喻细琐之为者。’……今犹以较论细琐人为九百。” (3).复姓。 汉 有 九百里 。见《通志·氏族五》引《姓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