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徐铉的《宿蒋帝庙,明日游山南诸寺》 全文:便返城闉尚未甘,更从山北到山南。
 花枝似雪春虽半,桂魄如眉日始三。
 松盖遮门寒黯黯,柳丝妨路翠毵毵。
 登临莫怪偏留恋,游宦多年事事谙。
 
 参考注释松盖谓乔松枝叶茂密,状如伞盖。 唐  钱起 《登秦岭半崖遇雨》诗:“依巖假松盖,临水羡荷衣。” 唐  李山甫 《题李员外厅》诗:“高丘松盖古,閒地药苗肥。” 黯黯(1).光线昏暗;颜色发黑。 汉  陈琳 《游览》诗之一:“萧萧山谷风,黯黯天路阴。”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水黯黯兮莲叶动,山苍苍兮树色红。” 宋  王安石 《望淮口》诗:“白烟弥漫接天涯,黯黯长空一道斜。”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寒梦惊醒,黯黯的烛影,寂寂的风声,车已停住,听着窗外轻轻的一阵一阵雪花簌簌的飞转。” (2).隐藏不露,不显扬。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陈上美》:“文称功业黯黯,则未若腐草之有萤也。” 明  归有光 《<戴楚望集>序》:“故黯黯以居,未敢列於当世儒者之林。” 清  戴名世 《再上韩宗伯书》:“ 田有 身在卑贱,有言不信,故不得不黯黯以居,默默以处。” (3).沮丧忧愁貌。 唐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 江生 魂黯黯, 泉客 泪涔涔。” 清  洪昇 《长生殿·得信》:“黯黯愁难释,绵绵病转成。”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五:“只觉得奇愁黯黯,横空而来。” 柳丝垂柳枝条细长如丝,因以为称。 唐  白居易 《杨柳枝词》之八:“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宋  杨万里 《过临平莲荡》诗之四:“想得薰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 元  曹德 《清江引》曲:“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红楼梦》第二七回:“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田汉 《四季歌》:“夏季到来柳丝长,大姑娘漂泊到 长江 。” 毵毵 毛发、枝条等细长垂拂、纷披散乱的样子 绿岸毵毵杨柳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