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元阳的《同诸人渡榆水上鸡足山顶》 全文: 乘兴访名山,发棹榆河涘。 兰舠乱碧波,跃浪看鳣鲔。 兔目青官槐,已到东山趾。 舍舟理轻策,马足随云起。 长薄带斜阳,夭乔郁如绮。 岑岫相盘旋,岩壑互填委。 石气何凄凄,冷艳纷红紫。 既历九重岩,亦饮曹溪水。 突见华首门,下拜斯为美。 古松千尺强,马远画中似。 老桧如建纛,半被雷烧死。 排空罗汉壁,嵌洞援藤藟。 杨黼栖真处,岩倾不可履。 直北豹林幽,中有隐君子。 九鼓石如铁,陨星何代始。 掘山得断碑,土深三尺底。 上有蠡篆文,依稀识壬癸。 天王托马蹄,此句难为理。 吁嗟大化中,陵谷互成毁。 跻步迦叶祠,僧堂聊徙倚。 大顶上青霄,双眸千万里。 西去尽天竺,旁观穷地纪。 宇宙无终毕,浩歌吾老矣。
参考注释直北正北。《史记·封禅书》:“ 汉文帝 出 长安门 若见五人於道北,遂因其直北立 五帝坛 ,祠以五牢具。” 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诗:“云白山青万餘里,愁看直北是 长安 。” 宋 苏庠 《菩萨蛮·宜兴作》词:“荒坡垂斗柄,直北乡山近。” 林幽山林僻静之处。 清 陈沆 《丁丑十一月默深留长沙聚旬馀得诗》之四:“热士趋势要,冷士趣林幽,所趋异 楚 越 ,各抱无涯忧。” 中有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隐君子 原指隐居逃避尘世的人,后来借指吸毒成瘾或吸烟成瘾的人(隐、瘾谐音) 老子,隐君子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