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何巩道的《赤鹦鹉·其二》 全文: 久服丹砂欲化仙,日轮飞起镜中天。 金笼巧语初惊梦,琪树鸿文半是烟。 南内忆来空洒泪,西秦归去已经年。 雅歌更若翻朱雁,悲乱红楼十五弦。
  参考注释惊梦 从梦中惊醒 琪树(1).仙境中的玉树。《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建木灭景於千寻,琪树璀璨而垂珠。” 吕延济 注:“琪树,玉树。” 唐  崔珏 《哭李商隐》诗:“应游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衣上玉坛。” 宋  范成大 《步虚词》:“琪树玲瓏珠网碎,仙风吹作步虚声。” 元  萨都剌 《将游茅山》诗:“错骑白鹤访 茅君 ,琪树秋声隔夜闻。” (2).树名。 唐  李德裕 《金松赋》:“琪树以垂珠而擅名,金松以潜熲而莫覿。” 唐  李绅 《琪树》诗序:“琪树垂条如弱柳,结子如碧珠,三年子可一熟。每岁生者相续,一年緑,二年碧,三年者红,缀於条上,璀错相间。” 宋  张敦颐 《六朝事迹·宝林寺》:“ 寳林寺 有琪树,在法堂前。” (3).比喻亭亭玉立的美人。 唐  温庭筠 《女冠子》词:“雪胸鸞镜里,琪树凤楼前。” 五代  鹿虔扆 《女冠子》词:“凤楼琪树,惆悵 刘郎 一去,正春深。” (4).指枝条被雪覆盖的树。 宋  杨万里 《贺吉州李州守腊雪》诗:“八邑山川一千里,尽种琪树璣为英。” 宋  朱熹 《咏雪》:“不堪琪树犹含冻,飜笑梅花许耐寒。” 鸿文(1).鸿雁群飞时形成的文字之状。 汉  扬雄 《太玄·文》:“次六:鸿文无范,恣于川。” 司马光 集注:“谓鸿鴈之飞,偶有文字之象,而无法也,遇川则自恣而已。” (2).巨著;大作。 汉  王充 《论衡·佚文》:“鸿文在国,圣世之验也。” 明  陈子龙 《行路难》诗:“鸿文虽留千载后,大抵是非都茫茫。”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惟 谊 尤有文采,而沉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与 鼂错 之《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皆为 西汉 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