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吴文英的《绛都春(燕亡久矣,京□适见似人,怅怨有感)》 全文: 南楼坠燕。 又灯晕夜凉,疏帘空卷。 叶吹暮喧,花露晨晞秋光短。 当时明月娉婷伴。 怅客路、幽扃俱远。 雾鬟依约,除非照影,镜空不见。 别馆。 秋娘乍识,似人处、最在双波凝盼。 旧色旧香,闲雨闲云情终浅。 丹青谁画真真面。 便只作、梅花频看。 更愁花变梨霙,又随梦散。
参考注释客路(1).指外乡的路。 唐 皇甫冉 《赴李少府庄失路》诗:“月照烟花迷客路,苍苍何处是 伊川 ?” (2).指旅途。 唐 戴叔伦 《江干》诗:“予生何濩落,客路转辛勤。杨柳牵愁思,和春上翠裙。” 宋 苏轼 《次韵孙巨源见寄》之三:“应知客路愁无奈,故遣吟诗调 李陵 。” 元 方回 《江行大雨水涨》诗:“客路由来但喜晴,山湥何况舟更行。” 明 徐熥 《寄弟》诗:“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幽扃(1).深锁的门户。《水浒传》第二回:“千古幽扃一旦开,天罡地煞出泉臺。” (2).谓坟墓。 唐 颜真卿 《右武卫将军臧公神道碑铭》:“奚命之邅,幽扃是即。” 清 恽敬 《张皋文墓志铭》:“勿乎 皋文 谁讯此,铭之幽扃俟来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