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道潜的《过张公硕廷直息轩》 全文: 涪翁六蓺学,力可当万人。 施州亦英特,文武备一身。 风味真颉颃,宛然喜相亲。 诗坛尝屡战,妙誉倾缙绅。 涪翁往播迁,风义颇凋沦。 施州奋不顾,伏腊赒且勤。 霜雪槁群木,凛然见松筠。 施州归夜台,遗编照青春。 嗟我独不识,览卷徒悲辛。 有子绍门户,飘飘气方振。 能文得父风,作语殊不陈。 流源日疏凿,岂易量涯津。 结庐依通衢,隔墙闹蹄轮。 颓然小轩上,息偃全天真。 男儿功名志,蠖屈终一申。 谁能效急急,俛仰车马尘。 涪翁为子名,高意庶可循。
参考注释不识(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悲辛 悲痛辛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