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海内英髦冠盖重,君名已觉三冬日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渐逵的《和方棠陵越秀山宴会韵》 全文: 参考注释海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为海所环抱,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海内之地。——《孟子·梁惠王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大乱。——《资治通鉴》 英髦亦作“ 英旄 ”。俊秀杰出的人。 汉 枚乘 《柳赋》:“儁乂英旄,列襟联袍。”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昔之玉质金相,英髦秀达,皆摈斥於当年。” 宋 欧阳修 《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摄事于此有感》诗之三:“两京平日接英髦,不独诗豪酒亦豪。” 清 唐孙华 《送门人时期五贡入太学》诗:“徵书忽下选英髦,鷺羽西雍飞始振。” 冠盖(1).泛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冠,礼帽;盖,车盖。《史记·魏公子列传》:“ 平原君 使者冠盖相属於 魏 。” 南朝 梁 沉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自顾虽悴薄,冠盖曜城隅。”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他辛勤十年书剑 洛阳 城,决峥嶸一朝冠盖 长安 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女*奴数辈,捧一丽人出,僕从煊赫,冠盖甚都。” (2).指仕宦,贵官。 汉 班固 《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二:“冠盖满京华,斯人独顦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因谢絶了这些冠盖,他虽是小官,也懒和他相见。” 叶楚伧 《陶然亭》诗:“疮痍满 京 洛 ,冠盖自翩翩。” (3).特指使者。《后汉书·章帝纪》:“吾詔书数下,冠盖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职,其咎安在?” 元 耶律楚材 《和冀先生韵》:“开夷逾 汉武 ,平叛跨 周宣 。冠盖通穷域,车书过古埏。” 陈毅 《感事》诗:“国庆十五周,万国冠盖来。” (4).犹冠族。官宦之家。《后汉书·酷吏传·阳球》:“ 阳球 字 方正 , 渔阳 泉州 人也。家世大姓冠盖。”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顾其言语清楚,宛有冠盖风仪,遂于宾榻中,选士嫁之。” (5).象帽子样盖着。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三冬冬季。三个冬天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杜荀鹤《溪居叟》 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汉书·东方朔传》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