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姚燧的《江梅引 谢王子勉提刑送江梅二首 以上聚》 全文: 西湖不近上林隈。 问江梅。 定谁栽。 莫是冥鸿,衔子远飞来。 紫陌游人多不识,但惊看,青天霁,一树开。 独有使君怜寂寞,为持杯。 能几回。 玉纤横管东风外,落日楼台。 不恨明朝,飞雪满苍苔。 恨杀南溪调鼎手,恐迟暮,到而今,霜鬓催。
名句书法欣赏 恨杀南溪调鼎手,恐迟暮,到而今,霜鬓催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南溪(1).指 四川 成都 西郊的 浣花溪 , 锦江 的支流。 唐 杜甫 《汉川王大录事宅作》诗:“ 南溪 老病客,相见下肩舆。” 唐 杜甫 《送韦郎司直归成都》诗:“为问 南溪 竹,抽梢合过墙。” 仇兆鳌 注:“ 南溪 即 浣花溪 。”参见“ 浣花溪 ”。 (2).指 河南 登封县 的 南溪 。 金 元好问 《南溪》诗:“ 南溪 酒熟清而醇, 北溪 梅花发兴新。” 郝树侯 注:“ 南溪 发源于 河南 登封县 少室山 南麓,为 潁水 的上源之一。” 调鼎手调和五味之人。喻指理政治国之材。 宋 黄庭坚 《喜知命弟自青原归》诗:“谅非调鼎手,正觉荷锄便。”参见“ 调鼎 ”。 迟暮 黄昏;比喻晚年,暮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迟暮少寝食,清旷喜荆扉。——杜甫《甘林》 迟暮之感 而今 现在,目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霜鬓亦作“ 霜髩 ”。白色鬓发。《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冬歌十二》:“感时为欢叹,霜鬢不可视。” 宋 苏轼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词:“霜鬢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 清 姚潜 《雪夜移榻余九迪斋中》诗:“漫放凭空眼,萧萧霜鬢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