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即事》 全文: 北地春艰雨,例事众所知。 近年频霈泽,深感造物私。 或云南巡后,风气隐相随。 其然岂其然,天道或转移。 利农吾为慰,进人吾为疑。 焉有枚卜重,一鸟操其机。 今岁又厚幸,春霖遍且时。 下隰或沮洳,高原及一犁。 高原固甚佳,下隰虞耕迟。 以此转盼晴,蜀望宁有涯。 近畿膏已沾,远省复萦思。 闻沾河南北,报逮山陜西。 抚臣更有言,云诚时雨师。 时雨则何当,天恩敢弗寅。 绥远固要政,劭农要倍之。 但期禾黍丰,跋涉众宁辞。 序佳几务閒,应我心暂怡。 心暂怡岂能,一刻千里驰。
参考注释禾黍(1).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后汉书·承宫传》:“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 宫 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 (2).《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宫。”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千载 吴 宫皆禾黍。嘆故国已无望。” 清 周实 《重九偕吹万天梅亚希哲夫石子平子诸子过明故宫谒孝陵有作》诗之一:“松楸抱恨依残日,禾黍伤心赋变风。” 跋涉 同“爬山涉水”。形容旅途艰苦 在人烟稀少的地方长途跋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