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何逊的《秋夕仰赠从兄寘南诗》 全文:阶蕙渐翻叶。
 池莲稍罢花。
 高树北风响。
 空庭秋月华。
 寸心怀是夜。
 寂寂漏方赊。
 抚弦乏欢娱。
 临觞独叹嗟。
 凄怆户凉入。
 徘徊櫩影斜。
 无为淹戚里。
 见就还田家。
 
 参考注释临觞犹言面对着酒。觞,酒杯。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左右惟僕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觴而叹息也。” 晋  陆机 《短歌行》:“置酒高堂,悲歌临觴。”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七:“临觴忽不饮,忆我平生欢。” 宋  苏轼 《劝履常饮》诗:“我本不畏酒,临觴未尝诉。” 苏曼殊 《燕子龛随笔》引 刘三 诗:“记得临觴呜咽,忽忽三日魂销。” 叹嗟(1).嗟叹,叹息。 南朝  梁  何逊 《秋夕仰赠从兄寘南》诗:“抚弦乏欢娱,临觴独叹嗟。” 唐  周繇 《经故宅有感》诗:“昔年埏埴生灵地,今日生人为叹嗟。” (2).赞叹。 唐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引》:“今之新图有二马,復令识者久叹嗟。” 唐  罗邺 《趁职单于留别阙下知己》诗:“逢秋不拟同 张翰 ,为忆鱸鱼却叹嗟。” 嗟叹。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及行之日,又赠序引,不以规而以赏识其愚,又嘆嗟其去。” 清  孙枝蔚 《闲居感怀》诗之六:“坐久生嘆嗟,非嫌主情衰。” 清  金和 《围城纪事六咏·警奸》:“往往当路横要遮,道旁三老私嘆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