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毛澄的《登峨眉·其六》 全文: 蓐食访九老,直入地底天。 秉烛暗有声,策策霜叶燃。 竹下见虎迹,苔上闻龙涎。 白云涨幽谷,小语万窍传。 老僧不识日,黑影坐一砖。 琼户莫敢撞,或恐惊诸仙。 阴河沧海通,何年撑铁船。 鸡鸣化为石,洞口迷寒烟。
参考注释老僧(1).年老的和尚。 唐 韩愈 《与孟简尚书书》:“ 潮州 时,有一老僧号 大颠 ,颇聪明,识道理。” 宋 陆游 《夏夜泛舟书所见》诗:“山房犹復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僧。” 清 郑燮 《题画兰二十一则》之七:“昔游 天目山 ,与老僧坐密室中,闻幽兰香,不知所出。” (2).老和尚自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愿投宅上为儿,以报盖棺之德。”《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居士,你但放心,説兇得吉。你若果有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 不识(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黑影 暗处的物件,所以看起来是二度空间(平面)的,细节变黑,模糊不清 一只潜水艇的幽灵般的黑影在铁海桥底下滑行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