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卢象的《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诗三首(俱见王维集)》 全文:谢病始告归,依然入桑梓。
 家人皆伫立,相候衡门里。
 畴类皆长年,成人旧童子。
 上堂家庆毕,愿与亲姻迩。
 论旧或馀悲,思存且相喜。
 田园转芜没,但有寒泉水。
 衰柳日萧条,秋光清邑里。
 入门乍如客,休骑非便止。
 中饮顾王程,离忧从此始。
 两妹日长成,双鬟将及人。
 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
 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
 今来识离恨,掩泪方殷勤。
 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
 同居虽渐惯,见人犹默默。
 宛作越人言,殊乡甘水食。
 别此最为难,泪尽有馀忆。
 
 名句书法欣赏 谢病始告归,依然入桑梓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谢病托病谢绝会客或自请辞职 常为谢病。——《史记·春申君列传》 应侯(范雎)因谢病。——《国策·秦策》 告归(1).旧时官吏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书·咸有一德》:“ 伊尹 既復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 孔 传:“告老归邑。”《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后汉书·张湛传》:“后告归 平陵 ,望寺门而步。” 李贤 注:“告归,谓请假归。”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严恭肃》:“以病告归,先人往问疾,至其榻前,布衾破敝,寒士之不如也。” 清  汪懋麟 《送力臣都谏假归扬州》诗:“勇退人所难,告归君独惺。” (2).告辞,告别回家。 杜甫 《梦李白》诗之二:“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是晚 孟沂 告归。 张运使 不説破他,只叫馆僕尾着他去。” 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桑梓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造福桑梓 世先生同在乡桑梓。——《儒林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