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五鼎不愿食,诚言岂容赝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过的《次韵赵承之数诗》 全文: 参考注释五鼎(1).古代行祭礼时,大夫用五个鼎,分别盛羊、豕、肤(切肉)、鱼、腊五种供品。见《仪礼·少牢馈食礼》。《孟子·梁惠王下》:“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 明 陆采 《怀香记·钦赐异香》:“莫把年华空断送,整五鼎三牲脩供。” 明 沉受先 《三元记·辞亲》:“前呼后拥,显亲扬名,也胜是死后三牲五鼎之祭。” (2).见“ 五鼎食 ”。 诚言(1).装出一副诚意样子的话语。《荀子·大略》:“小人不诚於内而求之於外……不足於行者,説过;不足於信者,诚言。” 梁启雄 简释引 陶鸿庆 曰:“此言行不足者,其説必过实。信不足者,其言必示诚。” (2).约定的话。《楚辞·九章·抽思》:“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 王逸 注:“始君与己谋政务也。诚,一作成。” 蒋天枢 校释:“诚,一作‘成’,成言,约定之言。” (3).真诚的话。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三:“ 仲父 献诚言, 姜公 乃见猜;临没告飢渴,当復何及哉。”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