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游的《稽山行》 全文: 稽山何巍巍,浙江水汤汤,千里亘大野,勾践之所荒。 春雨桑柘绿,秋风粳稻香。 村村作蟹椴,处处起鱼梁。 陂放万头鸭,园覆千畦姜。 舂碓声如雷,私债逾官仓。 禹庙争奉牲,兰亭共流觞。 空巷看竞渡,倒社观戏场。 项里杨梅熟,采摘日夜忙,翠篮满山路,不数荔枝筐,星驰入侯家,那惜黄金偿。 湘湖蓴菜出,卖者环三乡。 何以共烹煮,鲈鱼三尺长。 芳鲜初上市,羊酪何足当。 镜湖滀众水,自汉无旱蝗。 重楼与曲槛,潋灩浮湖光。 舟行以当车,小繖遮新妆。 浅坊小陌间,深夜理丝簧。 我老述此诗,妄继古乐章;恨无季札听,大国风泱泱。
参考注释春雨(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桑柘(1).桑木与柘木。《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鳩拂其羽,戴胜降於桑。”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而先植桑柘已成,蚕丝之利,甲於东南,迄今尤盛。” 元 张养浩 《寨儿令·绰然亭独坐》曲:“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 清 周亮工 《樵川城中》诗:“林边桑柘好,何地认烽烟。” (2).指农桑之事。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惟思涤瑕垢,长去事桑柘。” 清 黄宗羲 《郑兰生八十寿序》:“先生沉名於桑柘,弋者何慕。” 秋风 秋天的风 粳稻 稻的一种( Oryza saliva subsp keng ),茎杆较矮,叶子较窄,深绿色,米粒短而粗,其米粒不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