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白玉蟾的《题丹枢先生草庵》 全文: 数朵奇峰如削玉,一溪秋水生寒绿。 幸有白云深处茅,更兼明月坛前竹。 诛茅伐竹结蘧庐,现成山水可樵渔。 随缘随分山中住,收拾摩尼如意珠。 草庐道人贫彻骨,一庐潇洒空无物。 身中有宝不求人,价大难酬不拈出。 朝朝暮暮了身心,山自开花鸟自吟。 未见桑田成海水,夕阳几度锁平林。 住此草庐无别术,终日凝神惟兀兀。 不是十洲三岛仙。 亦非阆苑蓬莱客。 是个逍遥无事人,庐中涵蓄一壶春。 窗前明月千年影,枕上清风万劫声。 庐内主人那个是,古今占断清闲地。 忽然洗面摸得鼻,不饮不食亦不寐。 庐空人去烟濛濛,白鹤呼云满碧空。 一瞻元始天尊面,处处为庐处处同。 有个草庐不复小,此是虚空那一竅。 顶头不挂一茎茅,万象森罗为拱斗。 劫火洞然毫末尽,此庐不坏人如旧。
名句书法欣赏 顶头不挂一茎茅,万象森罗为拱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顶头 面对面;碰见;迎面 一茎(1).原意为植物的一条茎,后表数量,多用于条状物。 汉 焦赣 《易林·震之师》:“一茎九缠,更用牵挛,宿明俯仰,不得东西。” 晋 王嘉 《拾遗记·方丈山》:“莎萝草细大如髮,一茎百寻。” 唐 白居易 《初见白发》诗:“白髮生一茎,朝来明镜里,勿言一茎少,满头从此始。” 明 无名氏 《宫词》:“况我瘦身躯怎和愁肠挣,刚剩得担害怕恩情骨一茎。” (2).中医术语,脐带。 明 李中梓 《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论》:“婴儿未成,先结胞胎,其象中空,一茎透起,形如莲蕊。一茎即脐带,莲蕊即两肾,而命寓焉。” 万象森罗纷然罗列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南朝 梁 陶弘景 《茅山长沙馆碑》:“夫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 唐 吕岩 《浪淘沙》词:“万象森罗为斗拱,瓦盖青天。”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一:“ 北涧禪师 偈云:六月一日前,万象森罗替説禪;六月一日后,八角磨盘空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