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员兴宗的《贺雨》 全文:岁若大旱作霖雨,祷而雨兮旱不苦。
 诚之一字与天参,往古圣贤珍此语。
 岁星在蜀二十年,触处丰登多黍稌。
 世不少惜蹂践之,枉使宝稼叶如土。
 况复纵恣相凭凌,气焰熏天遽如许。
 三纲五常沦且斁,以故伤和逢瘅怒。
 旱魃为灾炽袢暑,扑鹿阳乌乘九数。
 火云釜甑蒸肉山,不奈炎官云我所。
 公方忧民心瘉瘉,扫除热瘴还清楚。
 却忆曾侍玉帝旁,授以金科行按部。
 办狱更过颜鲁公,一路传呼御史雨。
 不闻匹妇且衔冤,西蜀向安谁敢侮。
 和以致祥应止止,喜见太平旧官府。
 萧时若是号休徵。
 甘泽沾霈来以叙。
 石燕漫飞商羊舞,穴处那能问狐鼠。
 巫觋罢散鼓笛闲,龙德欲归江海去。
 为言西成祀田祖,饱食不骄民乐聚。
 昔何戚嗟今怡悦,力回造化公为主。
 濯濯厥灵玉不焚,伊格皇天归宰辅。
 焰焰无若雨反风,燮理阴阳且封鲁。
 御灾捍患世亦希,可但明时繼前古。
 愿言霖雨思贤佐,镌入坚珉作诗谱。
 
 参考注释甘泽(1).甘雨。《后汉书·循吏传·孟尝》:“昔 东海 孝妇,感天致旱, 于公 一言,甘泽时降。”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三:“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 仇兆鳌 注引《荆楚岁时记》:“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武王伐纣平话》卷中:“浓云密布,甘泽如倾。” (2).甘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甘遂》。 沾霈犹滋润。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赴试》:“念蛟龙久在池,挟风云会有期,看作霖雨乘元气,枯稿皆沾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