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高梁桥外放烟舟,两岸蝉声响报秋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长河进舟至昆明湖·其一》 全文: 参考注释高梁(1).高桥。《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兹郑子 引輦上高梁而不能支。 兹郑 踞辕而歌,前者止,后者趋,輦乃上。” (2).屋梁。 晋 傅玄 《琵琶赋》:“素手纷其若飘兮,逸响薄于高梁。” (3).高挺。《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鼻相不甚高梁,眼睛有些凹塌。” (4).即膏粱。高,通“ 膏 ”;梁,通“ 粱 ”。《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 王冰 注:“高,膏也;梁,粱也。”参见“ 膏粱 ”。 外放指中央政府官员被派到地方上或外国去做官 京官外放 烟舟亦作“烟舟”。烟波中的小舟。 唐 孟郊 《寒江吟》:“烟舟忽自阻,风帆不相乘。” 唐 郑谷 《闻进士许彬罢举归睦州怅然寄怀》诗:“烟舟撑晚浦,雨屐翦春蔬。” 两岸水流两旁的陆地。《宋书·刘钟传》:“ 循 先留别帅 范崇民 以精兵高舰据 南陵 ,夹屯两岸。”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元 萨都剌 《江浦夜泊》诗:“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 茅盾 《子夜》一:“现在沿这 苏州河 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 声响声音;响动 这发动机声响太大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