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心月的《雪峰真党内禅师赞》 全文: 出岭超方,九上三到。 一槌便成,未是性燥。 诵过水偈,闻色空义。 搅炒肝肠,睡不成睡。 棒头领旨,句下明宗。 夜半鳌山,如鹤抛笼。 象骨岩高,中有鳖鼻。 千五百人,中伤者几。 三毬并辊,大用全提。 石火莫及,电光罔追。 大地撮来,如粟米粒。 今昔行人,看之不出。 望州乌石,日炙风吹,万福曾郎,眼戴双眉。
名句书法欣赏 诵过水偈,闻色空义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过水(1).越过江河。 唐 杜甫 《即事》诗:“黄鶯过水翻迴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宋 翁卷 《初晴道中》诗:“依山知有寺,过水恨无船。” (2).亵语。指男女交合。 明 冯梦龙 《万事足·巧计进妾》:“只听得语低低,声细细,帐儿摇,牀儿响,一会颠狂,借车过水,美不可量。” (3).让水通过。 何士光 《种包穀的老人》:“太阳西斜,离落山还有好长一阵,还能从坡下那一块过水丘里,舀起来好几挑水。” 色空(1).佛教语。“色”与“空”的并称。谓物质的形相及其虚幻的本性。 唐 王维 《谒璇上人》诗序:“色空无碍,不物物也;嘿语无际,不言言也。” 清 吴伟业 《清凉山赞佛诗》:“色空两不住,收拾宗风裡。” 靳荣藩 注:“《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2).佛教语。“色即是空”的略语。谓一切事物皆由因缘所生,虚幻不实。 唐 白居易 《感悟妄缘题如上人壁》诗:“弄沙成佛塔,鏘玉謁王宫。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 明 高濂 《玉簪记·投庵》:“皈依法,愿悟着顽空与色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