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九月花九日今朝花是,五里十里正未已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万里的《九日落莫忆同施少才集长沙》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九月(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九个月 (2) 第九个太阴月 (3) 九个月 九日(1).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 尧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 三国 魏 曹植 《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於天*皇。” 晋 傅玄 《杂诗》:“暘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 清 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 (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 唐 李白 《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 元 丁鹤年 《登定海虎蹲山》诗:“东海十年多契阔,西风九日独登临。” 今朝(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里正(1) 里长,封建社会统治乡里的小吏 华阴令…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聊斋志异·促织》 (2) (以责之里正,是“以之责之于里正”的省略。以,把。“以”后的“之”代经常供应促织一事。“责之”的“之”复指前一个“之”指代的内容) 未已不止;未毕。《诗·秦风·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正当穷冬寒未已,借问君子行安之?” 宋 周邦彦 《蓦山溪·大石》词:“落日媚 沧洲 ,泛一棹、夷犹未已。” 明 刘基 《漫成》诗之二:“一寸愁心千万里,不见行人应未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二人喜其词致,谈至月上未已。”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