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诜的《奉和子瞻内翰见赠长韵》 全文: 帝子相从玉斗边,洞箫忽断散非烟。 平生未省山水窟,一朝身到心茫然。 长安日远那复见,掘地宁知能及泉。 几年漂泊汉江上,东流不舍悲长川。 山重水远景无尽,翠幕金屏开目前。 晴云幕幕晓笼岫,碧嶂溶溶春接天。 四时为我供画本,巧自增损媸与妍。 心匠构尽远江意,笔锋耕偏西山田。 苍颜华发何所遣,聊将戏墨忘余年。 将军色山自金碧,萧郎翠竹夸婵娟。 风流千载无虎头,於今妙绝推龙眠。 岂图俗笔挂高咏,从此得名因谪仙。 爱诗好画本天性,辋口先生疑宿缘。 会当别写一匹烟霞境,更应消得玉堂醉笔挥长篇。
参考注释长安日(1).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明帝 数岁,坐 元帝 膝上。有人从 长安 来, 元帝 问 洛 下消息,澘然流涕。 明帝 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 异之。明日,集羣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 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 长安 。’”后因以“长安日”指 长安 。 唐 李峤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诗:“将交 洛城 雨,稍远 长安 日。” (2).指代君王。 唐 张说 《幽州新岁作》诗:“遥遥西向 长安 日,愿上 南山 寿一杯。”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愿枉 长安 日,光辉照北原。” 知能智慧才能。《管子·制分》:“道术知能,不为爱官职。” 尹知章 注:“有道术智能,则以官职加之。” 汉 王充 《论衡·量知》:“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宋 王安石 《上执政书》:“而某得以此时备使畿内,交游亲戚知能才识之士莫不为某愿,此亦区区者思自竭之时也。”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三》:“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品,是表记 中国 民族知能最高点的标本,不是水平线以下的思想的平均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