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韩愈的《郓州谿堂诗》 全文: 帝奠九廛,有叶有年。 有荒不条,河岱之间。 及我宪考,一收正之。 视邦选侯,以公来尸。 公来尸之,人始未信。 公不饮食,以训以徇。 孰饥无食,孰呻孰叹。 孰冤不问,不得分愿。 孰为邦蟊,节根之螟。 羊很狼贪,以口覆城。 吹之喣之,摩手拊之。 箴之石之,膊而磔之。 凡公四封,既富以强。 谓公吾父,孰违公令。 可以师征,不宁守邦。 公作谿堂。 播播流水。 浅有蒲莲,深有葭苇。 公以宾燕,其鼓骇骇。 公燕谿堂,宾校醉饱。 流有跳鱼,岸有集鸟。 既歌以舞,其鼓考考。 公在谿堂,公御琴瑟。 公暨宾赞,稽经诹律。 施用不差,人用不屈。 谿有蘋苽,有龟有鱼。 公在中流,右诗左书。 无我斁遗,此邦是庥。
参考注释可以(1) 表示可能或能够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表示许可 现在你可以走了 (3) 不坏;还好 她的英语还可以 (4) 很;厉害 这真闲得可以 不宁不安定;不安宁。《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行冬令,则国多盗贼,边竟不寧,土地分裂。” 明 方孝孺 《茹荼斋记》:“是以自忽忽而不寧,食入口而不知其甘。” 戴望舒 《静夜》诗:“你哭泣嘤嘤地不停,我心头反复地不宁。” 守邦守卫邦国。《国语·周语上》:“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 韦昭 注:“元,善也。后,君也。戴,奉也。邦,国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乃命元子,代予守邦,爰以令辰,光膺册礼。” 宋 欧阳修 《谢赐庆历七年历日表》:“凡尔守邦之吏,皆蒙颁历之恩,匪以为私,盖遵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