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萨都剌的《酹江月 过淮阴》 全文: 短衣瘦马,望楚天空阔,碧云林杪。 野水孤城斜日里,犹忆那回曾到。 古木鸦啼,纸灰风起,飞入淮阴庙。 椎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 何处漂母荒坟,清明落日,肠断王孙草。 鸟尽弓藏成底事,百事不如归好。 半夜钟声,五更鸡唱,南北行人老。 道傍杨柳,青青春又来了。
名句书法欣赏 鸟尽弓藏成底事,百事不如归好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鸟尽弓藏 鸟打完了,就把弓收藏起来。比喻天下既定或大功告成之后,就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底事(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百事各种事务;事事。《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孔 传:“ 舜 举八凯,使揆度百事,百事时叙,无废事业。”《史记·淮阴侯列传》:“审豪氂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 吕公忌 曰:‘九日天明时,以片餻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 茅盾 《子夜》十七:“我就是百事无味,心神不安!” 不如归见“ 不如归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