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学箕的《春夜对月弹琴有怀》 全文: 一春春雨连春阴,今夕何夕月满林。 举头遥望星汉碧,皎皎明镜县东岑。 栏杆浩欤三顾影,有酒有酒谁与斟。 我思两弟怨以喑,邈不可见愁缔心。 含愁更奏绿绮琴,匣中埃蠹尘土侵。 解弦更张试促轸,怨人怀抱难成音。 两君青春竟瓶沉,天阔怅望商与参。 高高在上杳难诘,矫着涕泗尤思深。 欲结今生未了因,尚蕲来世盟可寻。 君游九泉闻不闻,安知阿兄心悲吟。
名句书法欣赏 高高在上杳难诘,矫着涕泗尤思深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高高在上 形容领导者脱离群众,不深入实际 有些同志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屡犯错误,背上了这类包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难诘诘问辩难;质询。《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羣臣能説经者更相难詰,义有不通,輒夺其席以益通者。”《北史·张普惠传》:“书奏, 孝明 、 灵太后 引 普惠 於 宣光殿 ,随事难詰。” 涕泗(1).眼泪和鼻涕。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二:“ 齐景 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南史·萧钧传》:“﹝ 萧钧 ﹞年七岁,出继 衡阳元王 ,见 高帝 ,未拜,便涕泗横流。” 明 孙梅锡 《琴心记·赍金买赋》:“徘徊倚袖,涕泗沾衣,梦到君傍,可怪鸡鸣惊唤予。” 清 罗有高 《邓先生墓表》:“﹝先生﹞年十七,得 宋 五子书读之,涕泗被面下曰:‘嗟夫!吾乃今日知为人之道也。’”参见“ 涕泗滂沱 ”。 (2).涕泪俱下,哭泣。 汉 扬雄 《元后诔》:“ 新室文母太后 崩,天下哀痛,号哭涕泗。” 宋 苏轼 《白帝庙》诗:“迟回问风俗,涕泗閔兴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向士肃 出外拜客……遇箇妇人,鬢髮蓬鬆,涕泗而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事叔至孝》:“﹝ 施愚山 ﹞辛亥客都门,每忆叔,輒涕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