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
释义 | 名句出处摘自《易传·象传上·谦》 解释:高山隐藏于地中之表象,象征高才美德隐藏于心中而不外露,所以称作谦。君子总是损多益少,衡量各种事物,然后取长补短,使其平均。 原文摘要: 参考注释中有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君子(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裒多益寡削减有余以补不足。《易·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朱熹 本义:“裒多益寡,所以称物之宜而平其施,损高增卑以趣於平,亦谦之意也。”《魏书·世祖太武帝纪上》:“若有发调,县宰集乡邑三老计貲定课,裒多益寡,九品混通,不得纵富督贫,避强侵弱。”《三国演义》第一○六回:“今青蝇臭恶而集焉。位峻者颠,可不惧乎?愿君侯裒多益寡,非礼勿履,然后三公可至,青蝇可驱也。” 郭沫若 《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这分明是一种直线式的折半主义,处己贵不刚不柔,称物是裒多益寡。”亦作“ 裒多增寡 ”。 宋 陈亮 《赠楼应元序》:“夫一有一无,天之所为也。裒多增寡,人道之所以成乎天也。”亦省作“ 裒益 ”。《旧唐书·王智兴传》:“自是 智兴 务积财贿,以赂权势,贾其声誉,用度不足,税 泗口 以裒益之。” 明 王琼 《双溪杂记》:“转输有远近,脚费有多寡,将裒益之使平乎?抑随其地而任其轻重乎?” 称物平施根据物品的多少,做到施与均衡。《易·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孔颖达 疏:“称物平施者,称此物之多少,均平而施。”《汉书·律历志上》:“权者,銖、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糴之贵贱因地腴瘠,假如腹里糴价五钱六钱,则穷边断是八钱九钱,奈何使苦寒与逸肥一样同折,非称物平施之义也。”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