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仝轨的《正月晦日作·其六》 全文: 洁身如处女,远嫌避瓜田。 倚伏有不测,况乃百其愆。 陨霜遂杀草,一坠千仞渊。 白日何杲杲,浮云去高天。 寄语悲歌者,勿为萋菲篇。
参考注释倚伏 依存隐伏 相为倚伏。——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不测料想不到的事情,多指祸患;意外 祸且不测,敢望报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战国策·燕策》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汉·贾谊《过秦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以防不测;险遭不测;不可探测的 况乃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2).何况;况且;而且。《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