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韩维的《清涟矶独坐》 全文:绿篠清涟得钓矶,制名翻与实相违。
 沉钩不忍潜鱼乱,回棹常侵宿鸟飞。
 林霭散余知月上,水风清极怯秋归。
 兴来诗就觞来尽,不信人间有是非。
 
 参考注释清涟(1) 水清而有微波貌 (2) 指清水 濯清涟而不妖。——宋· 周敦颐《爱莲说》 钓矶钓鱼时坐的岩石。 北周  明帝 《贻韦居士诗》:“坐石窥仙洞,乘槎下钓磯。” 唐  赵嘏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诗:“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遶钓磯。” 宋  陆游 《晚春感事》诗:“幽居自喜浑无事,又向湖阴坐钓磯。” 清  杜濬 《送友》诗之一:“送客停橈傍钓磯,江风初起浪花稀。” 制名制品的名目。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墨工制名多蹈袭》:“墨工製名多相蹈袭,其偶然耶?亦好事者冀其精艺,追配前人,故以重名之也。” 实相(1).佛教语。指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状态。《法华经·方便品》:“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支遁》:“追踪 马鸣 ,躡影 龙树 ;义应法本,不违实相。” 宋  王安石 《寄国清处谦》诗:“我欲相期谈实相, 东林 何必谢 刘  雷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话説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佛不坏假名而説实相。” 吕澂 《中国佛教源流略讲》第五讲:“实相是佛教的**观。” (2).真相。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正 满洲 行政之实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