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范成大的《林屋洞》 全文:击水搏风浪雪翻,烟销日出见仙村。
 旧知浮玉北堂路,今到幽墟三洞门。
 石燕飞翾遮炬火,金笼深阻护嵌根。
 宝钟灵鼓何须叩,庭柱宵晨已默存。
 
 名句书法欣赏 宝钟灵鼓何须叩,庭柱宵晨已默存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灵鼓六面鼓。《周礼·地官·鼓人》:“以灵鼓鼓社祭。” 郑玄 注:“灵鼓,六面鼓也。” 汉  张衡 《东都赋》:“撞洪鐘,伐灵鼓,旁震八鄙,軯礚隐訇。” 隋  卢思道 《驾出圜丘》诗:“黄麾引朱节,灵鼓应华钟。” 宋  苏轼 《渚宫》诗:“ 楚王 猎罢击灵鼓,猛士操舟张水嬉。” 何须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宵晨夜晚和早晨。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 晋  陶潜 《自祭文》:“翳翳柴门,事我宵晨。” 默存谓形不动而神游。《列子·周穆王》:“化人復謁王同游,所及之处,仰不见日月,俯不见河海……既寤,所坐犹嚮者之处,侍御犹嚮者之人。视其前,则酒未清,肴未昲。王问所从来。左右曰:‘王默存耳。’”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兴元  城固县 有 韦氏 女,两岁能语,自然识字,好读佛经……至八岁,忽清晨薰衣靚粧,默存牖下。父母讶移时不出,视之,已蜕衣而失,竟不知何之。” 宋  苏轼 《永和清都观谢道士求此诗》:“覊枕未容春梦断, 青都 宛在默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