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光容的《吊萧廉泉阖门殉节》 全文:保康城头悲风起,一万贼兵渡江水。
 姚家伪帜白云屯,斯民如汤沸未止。
 但令满耳闻呼号,大尹何在开门逃。
 白头老尉更楼坐,芒干牛斗有霜刀。
 选择健儿躯干好,痛哭陈词严征讨。
 臣职卑小臣力微,三里孤城涂肝脑。
 圣主有臣臣有子,与妻及妇同日死。
 天意犹存八岁孙,生自森严戈戟里。
 次子匍匐东粤来,痛收忠节遗支骸。
 沙场莫笑征行苦,几见微官著大才。
 
 参考注释耳闻 耳朵所听到的;亲耳闻听 他的一些事我早有耳闻 呼号(1) 通信台  之间互相联络时使用的称呼。分为通报呼号和通话呼号 (2) 权威机构给无线电台和电视台规定的识别字母,有时包括数字 大尹(1). 春秋 、 战国 时 宋 官名。《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 杜预 注:“大尹,近官有宠者。六卿因之以自通达於君。”《战国策·宋策》:“谓大尹曰:‘君日长矣,自知政,则公无事。公不如令 楚 贺君之孝,则君不夺太后之事矣,则公常用 宋 矣。’” (2). 新莽 时称郡太守为大尹。《汉书·王莽传中》:“改郡太守曰大尹。”《后汉书·刘盆子传》:“ 赤眉 遂寇 东海 ,与 王莽  沂平 大尹战,败,死者数千人。” (3).对府县行政长官的称呼。 唐  韩愈 《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志铭》:“﹝ 董溪 ﹞选参军 京兆府 法曹,日伏阶下,与大尹争是非。大尹屡黜己见,岁中奏为司録参军。”《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大尹看了,大怒道:‘帝輦之下,有这般贼人!’”《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那 苏云 自小攻书,学业淹贯,二十四岁上,一举登科,殿试二甲,除授 浙江  金华府  兰溪县 大尹。” 何在 在哪里 公理何在? 开门 敞开大门地;公开地 开门整党 开门整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