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宓的《安溪送泉粹》 全文: 平生顺天命,渴饮与饥饭。 不能便利趋,俛首榷商贩。 随群谒上官,言语但朴愿。 岂知事迎合,宛转若藤蔓。 秉心实无它,世俗乃憎怨。 岂期筮仕初,邂逅适素愿。 明公行都来,郡政毕已逮。 不惟辱宽假,时亦蒙诱劝。 王事有期程,后我念迟钝。 公今趋天朝,尚我坐尘坌。 感恩顾未报,送别益增恨。 伟哉佐此邦,声名不前逊。 专城亦数月,蒙福数十万。 清介持一律,冰玉不可溷。 从来士大夫,德劭才或困。 岂如明公贤,全美难悉论。 行看庙堂上,相先以名献。 斐然作诗歌,聊写意缱绻。
名句书法欣赏 公今趋天朝,尚我坐尘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天朝(1) 封建时代臣下称本朝的朝廷;藩属尊称宗主 (2) 太平天国自称 尘坌(1).灰尘,尘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在班殿直 刘归仁 率众南奔,相继而溃。入塞者三万人,尘坌四起,居人骇散。”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一日,天大风,晦冥良久,既霽,於尘坌中得一好女子。” 清 黄宗羲 《永乐寺碑记》:“污邪市井,未尝择地,尘坌满室,但供邨妇里老之游息。” (2).尘俗;世俗之人。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药就功成身羽化,更抛尘坌出凡流。” 宋 苏舜钦 《和邻几登緐台塔》诗:“迥然尘坌隔,顿觉襟抱舒。” 明 宋濂 《兰隐亭记》:“ 华卿 性清脩,不与尘坌交,并皦皦然屹立物外。” (3).比喻卑下的处境或微贱之物。 明 徐霖 《绣襦记·厌习风尘》:“老身 李大妈 是也,本係 剑南 人氏,不幸夫主早亡,失身尘坌,流寓 长安 。” 明 屠隆 《昙花记·辞家访道》:“烟姿霞韵,也应知生来往因,把金章紫綬看尘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