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吾帮合姓问名者,不许羔雁先登堂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郑刚中的《广南食槟榔先嚼蚬灰蒌藤津遇灰藤则浊吐出一》 全文: 参考注释合姓合二姓为婚姻。指婚娶。《国语·晋语四》:“故异德合姓,同德合义。” 韦昭 注:“合姓,合二姓为婚姻。” 唐 权德舆 《唐故赠尚书右仆射李公墓志铭序》:“凡三合姓,初曰 范阳 卢夫人 ……次 京兆 韦氏 二夫人。” 宋 梅尧臣 《悲书》诗:“虽死情难迁,合姓义已重。” 问名中国旧时婚姻礼节,在婚前男家把写有询问女方名字和生辰八字内容的书札派人送到女家 不许(1) 不允许,不让 不许说慌 (2) 不能——用于反问句,强调其否定性 何必一定要等我,你就不许自己去吗? (3) 禁止;阻止某事的完成或进行 不许儿童在人行道上骑自行车 羔雁亦作“ 羔鴈 ”。1.小羊和雁。古代用为卿、大夫的贽礼。《周礼·春官·大宗伯》:“卿执羔,大夫执雁。” 郑玄 注:“羔,小羊,取其羣而不失其类。雁,取其候时而行。” 汉 班固 《白*虎通·文质》:“卿大夫贄,古以麑鹿,今以羔雁。” (2).用作征召、婚聘、晋谒的礼物。《后汉书·陈纪传》:“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每宰府辟召,常同时旌命,羔鴈成群。” 晋 傅玄 《艳歌行有女篇》:“媒氏陈素帛,羔雁鸣前堂。” 唐 杨炯 《杜袁州墓志》:“ 太丘 之门,执其羔雁。” 清 龚自珍 《与人笺》:“然犹有可言者,曰致其羔雁,而甲乙其时艺,则亦举业之师也。” 先登(1).先于众人而登。《左传·隐公十一年》:“ 潁考叔 取 郑伯 之旗蝥弧以先登。”《韩非子·内储说上》:“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上宅。”《汉书·郦商传》:“从攻 长社 ,先登,赐爵封 信成君 。”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答王尚书送生口书》:“在此诸军,实增募勇,既壮尚书之节,又美先登之功。”《明史·戚继光传》:“ 继光 先登,左右军继之。” (2).指先锋。《后汉书·段熲传》:“追讨南度 河 ,使军吏 田晏 、 夏育 募先登。”《三国志·吴志·丁奉传》:“ 秦 为先登,屯於 黎浆 ,力战有功,拜左将军。”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3).比喻出众的人才。 唐 柳宗元 《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相与称其文……咸推让为先登。”亦比喻优良的物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三·豌豆》:“豌豆种出西 胡 ,今北土甚多……百穀之中,最为先登。”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