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学道全无个入头,老师曾指路踪由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德洪的《次韵杨君所问》 全文: 参考注释学道(1).学习道艺,即学习儒家学说,如仁义礼乐之类。《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无财者谓之贫,学道不能行者谓之病。若 宪 ,贫也,非病也。” 宋 唐庚 《大观四年作诗寄任因命舍弟同赋》:“学道一生凡几化,不因到此始知非。” 明 唐顺之 《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之一:“学道频年慕屡空,支离犹堕语言中。” (2).学习道行。指学仙或学佛。《汉书·张良传》:“廼学道,欲轻举。” 颜师古 注:“道谓仙道。” 宋 苏轼 《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西湖佳话·葛岭仙迹》:“从 左慈 学道,得九丹金液仙经。”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然而出来的题目就因此常常是难题,仍如飞剑一样,非上 武当山 寻师学道之后,决计没法办。” (3).即学政。《儒林外史》第三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 广东 学道。” 清 蒲松龄 《禳妒咒·入泮》:“酒色养的那脾胃娇,那厌气时文也不待瞧。我的天,学道瞎,真是瞎学道。”《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据了他的学识,与他个学道,绰绰然做得过去,却不肯把学道与他,偏与他个巡道。”参见“ 学政 ”。 无个见“ 无箇 ”。 1.犹没有。个,语助词。2.亦作“ 无个 ”。没有一个,无一人。 入头(1).犹入门。 宋 朱熹 《答胡季随》:“《易传》平淡縝密,极好看,然亦极难看。大抵讲学须先有一入头处,方好下工夫。” 明 高攀龙 《高子遗书·说类》:“此是言其读书入头处。” (2).谓入圈套。 清 李渔 《凰求凤·堕计》:“我费了许多气力,才説得入头,他如今许便许了。” 清 艾衲居士 《豆棚闲话》第五则:“无人去处,如何有此一物?莫非山魈木客,假扮前来,哄我入头,打算我的性命?” 老师(1) (2) 今为教师的尊称 (3) 古为年老辈尊的传授学术的人;泛称传授文化、技艺的人 (4) 明清两代,生员、举子称座主和学官为“老师” (5) 对僧侣的尊称 指路(1).犹望尘。 唐 李商隐 《祭长安杨郎中文》:“卓尔风标,朗然流品。妍若春暉,烈如冬凛。 燕 石知媿, 齐 竽自审。咸指路以光销,尽登门而声寝。” (2).指引道路。 巴金 《秋》二四:“要不是你们指路,我们怎么知道这些事情。” 踪由亦作“踪由”。亦作“踪繇”。1.踪迹;行迹。 唐 冯翊 《桂苑丛谈·沙弥辩诗意》:“僧人大悟,追前人,杳无踪由。”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 吕洞宾 诗:﹞‘卖墨年年到 鼎州 ,无端知府问踪由。’”《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员外去使臣房里下了状, 滕大尹 差 王 七殿直 王遵 ,看贼踪由。” (2).原由;情由。《朱子语类》卷六八:“神则忽然如此,忽然不如此,无一箇踪由。”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息怒,听妾话踪繇。”一本作“踪由”。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