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绍昙的《偈颂一百零二首》 全文: 瑞岩彻骨穷,最苦冤憎会。 厨无糁聚蝇,将何物分岁。 拟烹露地牛,催纳筋角反为忧。 拟取凤凰髓,伤损太平禅瑞气。 拟吞栗棘蓬,塞断咽喉气不通。 拟包铁酸馅,欠紫丝头难措办。 不如据见定,随有丰俭。 泉{奭右斗}圣井,盘簇灵芝,鱠缕绿云,饼翻剪月,饭后更煎茶一盏。
名句书法欣赏 拟吞栗棘蓬,塞断咽喉气不通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咽喉(1) 喉咙,包括咽、食管上部、喉及气管的通向胃和肺的通道 (2) 颈的前方上部紧接面颊的部分;上咽头 (3) 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 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三国演义》 不通(1).阻塞;不通达。《左传·成公十三年》:“东道之不通,则是 康公 絶我好也。”《楚辞·九辩》:“閔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2).不相往来。《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礼记·内则》:“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汉书·哀帝纪》:“皇天降非材之佑, 汉 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冲 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王愿坚 《普通劳动者》:“说着,他动了真气,象不屑于和这个不通情理的人说话似的,一翻身躺下去。” (5).谓学识浅陋。 汉 王充 《论衡·别通》:“夫通人犹富人,不通者犹贫人也。俱以七尺为形,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无一牒之诵。” (6).谓文理悖谬不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是为一论物体,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邑宰见其文,以为不通,贴文於照墙,不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