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贤的《和陶诗·赠羊长史》 全文: 皞皞不复见,斯民但欢虞。 君今向关陕,为我访遗书。 两汉存旧迹,想见东西都。 望望入秦川,商颜正当踰。 绮皓有遗庙,佳气还扶舆。 斯人虽已没,名与天壤俱。 椒浆可致奠,不必久踟蹰。 深谷空逶迤,紫芝今何如。 闲云翳层岭,零露盈春芜。 吊古动高兴,幽景良足娱。 若人去云久,尘世迹已疏。 我亦欲遐览,一使襟抱舒。
参考注释斯人(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与天谓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 韦昭 注:“与天,法天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 尹知章 注:“能持满者,则与天合。”《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持满者与天。” 司马贞 索隐:“与天,天与也。言持满不溢,与天同道,故天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