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雍正己酉仲冬阙里文庙上梁前二日庆云见上躬诣太学致祭恭纪二十四韵》 全文: 化洽文明世,风登熙皞时。 车书九有共,礼乐万方绥。 至治乾坤应,仁恩草木知。 崇儒钦往圣,重道礼先师。 特举临雍典,频行释奠仪。 宫墙新栋宇,殿庑整罘罳。 轩爽盘青凤,觚棱卧赤螭。 桷成辉玉磶,杗立焕松楣。 上瑞方呈日,卿云恰应期。 非烟笼紫阁,似雾匝丹墀。 掞藻流光遍,悬华曳曜奇。 郁蓊承日丽,糺缦布天垂。 文运重离炳,嘉祥众目窥。 守臣封表进,大吏露章随。 喜气三宫满,欢声九陌驰。 龙墀涣大号,凤诏凛如丝。 圣德诚光被,宸衷益慎持。 命期勤翠辇,卜日展鸾旗。 诣学行殊典,弘文答景禧。 因加登选额,用励作新思。 艺苑薰风普,胶庠膏雨滋。 唐虞风更洽,洙泗道逾弥。 玉烛绵皇祚,金瓯巩帝基。 万年绥福履,端拱乐无为。
参考注释化洽(1).教化普沾。 汉 蔡邕 《司空文烈侯杨公碑》:“功成化洽,景命有倾。帝乃震慟,执书以泣。” 唐 刘商 《金井歌》:“文明化洽天地清,和气氤氲孕至精。” (2).指使教化普沾。《三国志·魏志·苏则传》:“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 文明(1) 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2) 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 (3) 旧指具有当时西方色彩的 文明戏 (4) 光明,有文采 天下文明 熙皞亦作“熙皡”。和乐;怡然自得。 明 李东阳 《送仲维馨院使还淮南》诗:“况当朝省盛才贤,且向山林乐熙皥。”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世运循环世復清,物情熙皞物咸亨。”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策勋》:“喜朝廷清平再逢,臣工相庆熙皥中。”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地丁原始》:“自丁归地,而赋额不亏,吏民不扰,熙皥之盛,皆 康熙 五十年圣恩之所留。” 严复 《主客平议》:“熙皥之民,耕三餘一,鼓腹含和,无过庶过富之通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