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胜他常侍者,传语或淆讹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咏檀木如意》 全文: 参考注释侍者(1).随侍左右听候使唤的人。《左传·襄公七年》:“﹝ 郑僖公 ﹞及将会 于鄬 , 子駟 相,又不礼焉。侍者諫,不听;又諫,杀之。”《韩非子·内储说上》:“ 韩昭侯 使人藏弊袴,侍者曰:‘君亦不仁矣,弊袴不以赐左右而藏之。’”《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帬厕牏,身自浣涤,復与侍者,不敢令 万石君 知,以为常。” (2).特指随身女侍。《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后有侍者,善舞,王幸之,王后欲令侍者与 孝 乱以污之。”《汉书·长沙定王发传》:“ 景帝 召 程姬 , 程姬 有所避,不愿进,而饰侍者 唐儿 使夜进。上醉,不知,以为 程姬 而幸之,遂有身。”《汉书·叙传上》:“会 许皇后 废, 班倢伃 供养东宫,进侍者 李平 为倢伃。” (3).旧时旅社、饭店的仆役也称侍者。 茅盾 《子夜》六:“ 吴荪甫 闷闷地松了一口气,就吩咐侍者拿白兰地,发狠似的接连呷了几口。” (4).佛门中侍候长老的随从僧徒。 宋 苏轼 《论高丽第一状》:“ 徐戩 擅於海舶内载到 高丽 僧统 义天 手下侍者僧 寿介 ……等五人,乃賫到本国礼宾省。”《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陈可常 在长老座下做了第二位侍者。”《水浒》第六回:“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至如维那、侍者、书记、首座,这都是清职,不容易得做。”《花月痕》第五回:“只见殿后一个老尼,年纪七十以外,扶着侍者慢慢踱过来。” 传语传话。《国语·周语上》:“百工諫,庶人传语。” 韦昭 注:“百工卑贱,见时得失不得达,传以语王也。”《后汉书·清河王刘庆传》:“帝将诛 竇氏 ……又令 庆 传语中常侍 郑众 求索故事。” 唐 岑参 《逢入京使》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孩儿感些风寒,这几日身子不快,来不得。传语员外得知,一好便来。” 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倘见 达夫 先生,并乞传语平安为托。” 淆讹搅乱,弄错。 清 吴乔 《答万季埜诗问》十:“世间龙蛇混杂,诚是淆讹公案也。” 淆譌:混杂讹误。 清 恽敬 《得姓述》:“夫氏族之学,自 秦 汉 之世,多所淆譌。”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